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 立即注册 | 找回密码
开启左侧

青黄不接,俄罗斯如何拯救“天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0-31 18:38: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加入外空网,结交更多天文爱好者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 s3dj.jpg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2012年3月,俄使用质子火箭发射“宇宙-2479”预警卫星</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strong>核心提示:</strong>据俄媒近日报道,俄战略预警系统暂时失去了预警卫星。</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据悉,最后两颗“眼睛”-1预警卫星在今年初停止工作,而代替“眼睛”-1的“冻原”预警卫星预计在今年6月才会发射。</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报道称,新预警卫星本应在2013年发射,替代已经老化的“眼睛”-1预警卫星,但由于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发射被推迟到今年6月那么,预警卫星失效对俄战略预警能力有何影响?俄又如何恢复太空预警能力?</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strong>俄罗斯“天眼”瞎了</strong></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预警卫星是俄战略预警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肩负着战略预警、监视等战略任务,地位举足轻重。美国是世界上最早研制和部署预警卫星的国家,而地球另一边的俄罗斯,其预警卫星则继承于苏联。</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苏联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研制预警卫星,先后发展了“眼睛”系列和“预报”两种预警卫星,“眼睛”系列属于大椭圆轨道预警卫星,“预报”则是地球同步轨道预警卫星。两种预警卫星相互补充,形成对美国洲际导弹发射井的全天候监视。</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其太空预警系统,但由于军费开支困难,新预警卫星发射不能及时接替陆续退役的老旧卫星,俄太空预警能力大为削弱。在大椭圆轨道预警卫星方面,“眼睛”系列卫星原计划由9颗卫星组网工作,但在2013年之前,在轨工作的“眼睛”-1卫星只有两颗,分别是“宇宙-2388”和“宇宙-2393”,目前这两颗卫星已经失效。</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预报”卫星的日子也不好过,今年年初失效的“宇宙-2479”预警卫星是“预报”卫星的最后一颗,也是俄唯一的地球静止轨道预警卫星。据悉,该卫星在2014年3月~4月期间,没有执行定期的位置保持机动,4月停止发送信号,开始难以控制,相关部门曾尝试修复但失败。目前俄国防部已正式宣布“宇宙-2479”失效,该卫星已经从战斗任务中删除。</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俄太空预警系统瘫痪原因除了新预警卫星发射无法及时接替老旧卫星外,预警卫星寿命不足也是重要原因。俄卫星寿命短于西方国家同级别卫星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以此次失效的“ 宇宙-2479”为例,该卫星于2012年3月发射,原计划服役5年~7年,但仅工作了不到3年就失效了。</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据悉,自1991年至今,俄共发射了8颗预警卫星,仅有2颗卫星在轨运行时间超过5年。在这种情况下,俄“天眼”“失明”也就不足为奇了。</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 zqqd.jpg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俄“眼睛”预警卫星想象图</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strong>不可或缺的“天眼”</strong></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预警卫星,又称导弹预警卫星,主要指用红外探测器和可见光电视摄像机等遥感装置感受导弹发射时尾部喷焰发出的红外辐射,主要用于发现敌方弹道导弹发射和飞行方向,并发出告警情报的卫星。</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预警卫星是伴随核武器和弹道导弹的诞生而出现的一种侦察监视卫星。核武器特有的毁灭性杀伤能力使军事斗争形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核恐怖平衡”的出现使各有核国家不得不认真对待如何预报敌方核突袭这一严峻的问题。</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预防遭到敌方核突袭,部署一套行之有效的战略预警系统被认为是最佳的举措。战略预警系统除了能够在核战争中为民防避难等提供一定的时间外,还可以为导弹防御提供预警和拦截信息,增加核威慑的可信度和战略弹性。</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目前,战略预警系统可分为预警卫星和战略预警雷达两大类,两种系统各有优缺点,相互补充。战略预警雷达受地球曲率的限制,只能探测飞行在中段和再入段的导弹,对导弹上升段的预警能力不足。预警卫星由于“站得高”,视野涵盖范围广,可发现上升段的导弹,但由于目前预警卫星传感器主要是红外探测系统,当导弹助推器燃烧完毕脱离后,预警卫星就难以跟踪中段和再入段飞行的导弹了。</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因此,理想的战略预警系统是预警卫星和战略预警雷达相互配合,以“ 接力”方式完成对导弹的探测和跟踪。预警卫星负责导弹上升段的探测,战略预警雷达则承担中段、再入段的探测和跟踪,为相关部门提供尽量长的预警时间。</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strong>俄急欲恢复“天眼”的“视力”</strong></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俄预警卫星的用户是其空天防御兵,因此在最后一颗预警卫星失效之后,俄不得不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忍受“天眼”瞎了的窘境。</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缺少预警卫星的支持,空天防御兵只能依靠陆基战略预警雷达,预警时间从以往的30分钟左右缩短至约15分钟。要知道在危机时期,核大战都是以秒计算,预警时间的大幅降低必将严重影响空天防御兵的预警能力。因此,俄目前正急欲恢复“天眼”的“视力”。</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根据俄太空预警网组建计划,俄将逐步发射18颗“冻原”新型预警卫星,组成太空预警网以恢复太空预警能力。据悉,“冻原”卫星采用新型红外探测器和可见光电视摄像机,灵敏度高于以往“眼睛”系列等预警卫星,具有更强的探测能力。18颗“冻原”新型预警卫星组成的太空预警网可全天候、不间断对全球进行侦查和监视,并进行准确预报。</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除了建立专门的太空预警网,俄还提出建立军民两用太空预警网络。该系统是一个多功能太空系统,太空预警能力只是其中的一个功能,系统命名为“多功能卫星通信与远程地球监视系统”,系统由115颗卫星组成。该系统一旦建成,可进一步增强俄太空预警能力。</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目前,俄正准备将空天防御兵建设成作战能力更强的空天军,预警卫星是空天军不可或缺的重要装备,在较短时间内恢复“天眼”的“视力”对于俄罗斯而言不仅事关重大,而且还迫在眉睫。(谢瑞强)</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 jot3.jpg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美国“国防支援计划”预警卫星想象图</p><br />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外空网 ( 闽ICP备2023000211号 )

GMT+8, 2024-3-29 19:05 , Processed in 0.05691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