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 立即注册 | 找回密码
开启左侧

长春新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打造航天产业集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30 10:37: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加入外空网,结交更多天文爱好者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DSC0000.jpg

  航天信息产业园效果图
DSC0001.jpg

  吉星大厦
DSC0002.jpg

  航天信息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
DSC0003.jpg

  航天信息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
DSC0004.jpg

DSC0005.jpg

  工作人员进行卫星调试
  培育发展战略性产业。加强前瞻布局,在空天海洋、信息网络、生命科学、核技术等领域,培育一批战略性产业。大力发展新型飞行器及航行器、新一代作业平台和空天一体化观测系统,着力构建量子通信和泛在安全物联网,加快发展合成生物和再生医学技术,加速开发新一代核电装备和小型核动力系统、民用核分析与成像,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写在前面: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
  项目建设是发展的载体,是稳增长的需要,是强后劲的根本举措。打造一个创新繁荣的新区,长春新区离不开项目建设和产业支撑。而这一动力支撑就包括航天信息产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航天事业的成就,充分展示了伟大的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坚定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决心和信心,要牢牢抓住战略机遇,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勇攀科技高峰,谱写中国航天事业新篇章,为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和增进人类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李克强总理指出:“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肩负加快建设航天强国的光荣使命,希望秉承优良传统,坚持创新驱动,深入实施航天重大工程,推动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和空间科学全面发展,大力营造尊重科学、追求卓越的浓厚氛围,培养造就更多创新人才,带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汇聚发展新动能,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国家综合实力作出新贡献,让航天梦助力中国梦早日实现”。
  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核心问题就是项目建设。长春新区能够迅速打开建设发展新局面,步入一个创新繁荣发展的快车道,源于坚持“项目立区”不动摇,源于牢牢抓住了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把项目建设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支撑来抓,从而为稳增长、惠民生、建设创新繁荣新区夯实了基础。
  如果把项目比作“点”,产业就是“线”,经济就是“面”。一个个航天信息项目形成了航天信息产业,一个个航天信息产业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发展,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而长春新区作为长春市全面振兴发展的“领头雁”、改革创新的“试验田”、宜居宜业的“示范区”,肩负着转型发展的重担。
  自长春新区成立以来,获得了众多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享受了国家多个重大政策支持,对新区的发展构成了强有力的支撑。长春新区将积极抓住国家的政策支持,加快推进航天信息产业园区建设,积极研究制定符合航天信息产业园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加大对航天信息产业落位项目、域内企业及产业发展的扶持,以项目投资和建设的提速提效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结构调整。
  如今,面对项目发展热潮,长春新区要牢牢抓住航天信息产业园项目建设的有利契机,通过强化有效投资第一、项目优先的理念,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干事创业,全力以赴地推进航天信息产业园区的建设进程,从而使长春新区形成大抓项目、大上项目、大建项目的浓厚氛围,助力新一轮东北振兴转型升级。
  春城六月,树茂花香,长春新区项目建设热潮涌动。在众多大项目、好项目之中,航天信息产业园项目的进展备受关注。
  长春新区航天信息产业园位于长春新区北湖科技开发区盛北大街以东、规划路以西、丙五路以南、光机路以北地块。项目总投资54亿元,总用地面积21.6万平方米,共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投资36亿元,建筑面积9.73万平方米,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一期项目全部投产后,将达到年产30颗卫星、200架无人机的生产能力。项目二期投资18亿元,建筑面积7.6万平方米,建设期限从2019年4月至2021年12月,二期项目落成后,将建成能够容纳2000人的创客平台及航天信息服务平台,并形成以卫星及无人机研发与生产为核心的产业集群。
  依托我省科技研发力量及国家级新区长春新区先进装备制造、光电及卫星技术发展优势,航天信息产业园项目建成后,将形成以卫星研发与生产为核心的产业集群,以及空、天、地一体化的遥感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对下游产业形成巨大的龙头带动作用。
  “今年和明年最大的任务就是尽可能多的将卫星发射上天,其中,今年将发射7至10颗卫星。”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贾宏光说,到2020年将实现在轨60颗卫星,对全球任意点的重访周期缩短到半小时以内,到2030年前将实现138颗卫星在轨运行,实现全球任意点10分钟内重访的目标,并彻底解决看得见,看得清的问题。
  加快构建开放创新型产业体系
  长春新区是“十三五”时期国务院同意设立的首个国家级新区,是推动吉林新一轮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在中部创新转型核心区乃至全省“三大板块”发展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
  长春新区以“依托主导产业,构建具有整合全球资源、建立全球价值链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为总体发展思路,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三大主导产业,积极打造“两中心、两集群、N个千亿级产业”,同时,搭建六大类81项开放性平台,助推新区服务能级全面提升,最终形成“5+6+2”开放创新型产业体系。其中,“5”是指一个优势产业(汽车产业)和四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光电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6”是指形成科技金融、信息服务、文化创意、商贸物流、健康养老、旅游会展六大现代服务业;“2”是指以精优食品与都市农业为特色的现代农业。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加快培育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光电子四大产业,未来形成多个百亿级以上规模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全面发挥区域经济增长新引擎作用。依托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大力发展航天产业,建成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卫星应用示范和研发制造基地。引进广东龙浩航空集团等龙头企业,打造东北地区重要的通用航空产业基地。已引进山东泰山体育产业集团高端冰雪装备制造项目,将填补国内冰雪装备制造业空白,努力打造全球高端冰雪运动装备重要生产基地。长春新区内金赛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基因工程制药企业和亚洲最大的重组人生长激素生产企业,长春新区生物医药产业依托亚洲最大疫苗产业基地、全国最大基因药物生产基地和长春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在亚泰集团生物制药项目等龙头项目带动下打造生物疫苗产业百亿级产业集群。新材料新能源依托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吉林大学等研发机构的创新能力和中科英华等龙头企业,重点发展新型材料类、新能源汽车及生物质能技术与相关产品,形成特色产业集群。光电子产业依托长春国家光电子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吉林省长春光电子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等研发技术平台,做优光电子产业。
  长春新区正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抢先抓早、只争朝夕,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在全面推动吉林新一轮振兴的征程中,奋勇前进,再立新功。“吉林一号”卫星是吉林省做好“无中生有”文章最具代表性的突出典型,长春新区将充分发挥好示范带动引领作用,加快形成以卫星研发与生产为核心的产业集群,以及空、天、地一体化的遥感信息综合服务平台,真正做到以科技创新引领发展创新、带动转型升级。
  推动航天信息产业向集群化发展
  近年来,航天遥感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涉及资源和地质勘探、事故搜救、生态环境监测、交通航线测算标定、海洋水文研究、地球科学基础研究以及军事等诸多领域。实践表明,航天遥感产业对于促进经济发展、维护国家安全起着重要作用。
  2017年1月9日,由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吉林一号视频3星(林业一号卫星)”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吉林一号”星座又添新成员。
  该卫星作为全国首颗和林业系统深度合作并以“林业一号”命名的卫星,其获取的遥感数据将全面提高吉林省乃至全国林业遥感信息化水平,为森林资源调查、森林火灾预警与防控、荒漠化与沙化防治、湿地保护与监测、病虫害预警与防治等林业重点工作提供时间与空间分辨率更高、覆盖能力更强的卫星数据服务。
  而作为该卫星的研发公司的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一直以来致力于依托“星载一体化”、“机载一体化”等核心关键技术,建立从卫星、无人机研发与生产到提供遥感信息服务的完整产业链,并以卫星与无人机系统及其部组件的研发、载荷系统的研发;卫星检测系统、设备的研发,卫星地面系统开发建设,卫星跟踪、控制、监视、显示设备的设计制造,卫星与无人机应用系统及其相关设备的设计、开发、销售,卫星相关工程的开发及承揽,卫星及无人机遥感信息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相关服务,卫星设备的销售和维修服务,卫星、无人机相关的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无人机监控、质保及货运服务为主。
  一直以来,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坚持走高端装备制造业和航天信息服务业融合发展的道路,打通商业航天上下游产业链,不仅与二十多家传统的机械加工、光电制造产业建立了业务联系,而且还与航天信息开发应用相关的政府部门、互联网企业、科研院所签订了一系列的战略合作协议,最大程度地发挥高科技企业引领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先导作用与辐射作用,促进了吉林航天产业向集群化发展。
  如果说,“吉林一号”卫星是为我省经济腾飞走出了一条发展新路的话,长光卫星航天信息产业园的建设就奠定了我省发展航天信息产业的核心平台,为我省进军航天信息产业强省的道路开拓出一片坦途,在谋划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之际,长春新区布局“卫星+”,标志着吉林正在向航天信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力,吉林正在由航天卫星科技强省向航天信息产业强省挺进,而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落位于长春新区的长光卫星航天信息产业园项目。
  “长光卫星航天信息产业园项目,不仅仅是打造涵盖卫星研发生产、无人机制造、信息产品加工等产业的综合性园区,更是带动我省光电信息产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我省光学制造、机械制造、光电传感、新材料等卫星应用产业创新发展,拓展上下游产业链,形成新的产业集群。”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贾宏光说。
  构建创客空间,助力航天信息产业转型升级
  遥感卫星应用广泛,长光卫星科技公司利用卫星遥感影像为水利、农业、交通、环保、生态、能源、新闻等领域提供长期或短期的规划分析、变化监测业务和农作物估产、海上船舶运输、陆地交通运输、林地变化等及时资讯服务,为国防安全提供全球及时的影像和视频情报,为满足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等领域的各类天气、地理等信息。
  当前,互联网思维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在互联网思维的指导下,长光卫星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提出了“大众开发”的航天信息产业发展思路,将遥感信息产品开发与市场开拓相结合,打造“航天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提供全国乃至全世界有志于开发航天信息产品的人去开发。
  为加快推进航天信息产业转型升级,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和省政府签订的“吉林一号”卫星在农业农村领域应用协议,应用“吉林一号”卫星可为农业估产、农业资源普查、作物长势监控、土地确权、生态环境监测、防灾减灾等行业提供资源调查、监测和应用服务,并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为吉林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提供了里程碑似的意义,带动了一批信息产业向智慧农业领域纵深发展。
  “公司和吉林省政府、长春市政府共同出资5亿元成立的吉林省航天信息产业创新创业投资基金已进入实质阶段,我们初步计划共招募2000位开发者,构建航天信息创客空间。”贾宏光说,公司为创客们提供便捷舒适的办公条件,充分利用大众开发,万众创新的思路,共同挖掘航天信息产业富矿,完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孵化出属于我们航天信息产业的“独角兽”。
  十三五末我国卫星应用产业规模有望达万亿元。遥感卫星应用已然敞开了一个行业起飞的“风口”,如何抢占机遇乘风起飞?
  成立吉林航天信息产业创新联盟,抱团携手,带着技术链、人才链、产业链一起飞确为上策。“吉林省航天信息产业创新联盟”是推进“吉林一号”卫星信息应用产业化的重要举措。该联盟汇集了我省一批优秀的光电信息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联盟由27家企业,2所重点高校和8家科研院所组成,主要以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推动产业创新发展为主旨,围绕主导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充分发挥联盟的中介服务功能,搭建“平等互利、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交流平台,并开展联合攻关,广泛搭建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应用的平台,促进国内外新兴产业、金融、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资源向长春集聚,推动技术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引擎,推动全市产业迈向中高端。在增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同时,促进创新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并且推动了产学研在战略层面的紧密合作,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加速推进吉林省航天信息产业产业转型升级。
  服务全球大众,促进航天信息产业繁荣发展
  每一颗卫星的发射,对于应用企业而言,都是一次全新的发展机遇。让高高在上的“卫星遥感信息”服务国计民生,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商业航天服务大众消费市场是商业航天繁荣的根本,卫星和无人机是不能为普通老百姓直接拿来所用的,真正有价值的是卫星和无人机获得的遥感数据。所以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将致力于制造业和航天信息服务业融合发展,连通上下游产业链,将卫星遥感数据开发成普通消费者需要的航天信息产品,将技术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服务社会民生,推进商业航天向前发展。
  按照《吉林省卫星及航天信息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我省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于加快推进吉林省卫星及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规划》提出,要建设以吉林遥感卫星星座系统为核心的航天遥感信息获取系统、空间信息融合应用云平台两大基础设施,构建具备全球服务能力的高分辨率遥感与航天信息综合应用体系。其中,空间信息融合应用云平台的建设内容包括遥感信息基础服务平台,利用省地理国情信息数据库系统,集成航天与航空遥感数据,建立遥感信息数据(仓)库、数据处理系统、应用服务系统,支持遥感数据的存储、管理、处理与影像产品生产及各类应用;北斗公共位置信息服务平台,以北斗数据中心为基础,提供时间、空间参考以及各种与位置相关的实时动态定位、导航与授时信息,提供公共位置数据服务,以及基于位置信息的应用服务,支持各类应用,是区域北斗卫星应用产业发展的核心基础设施;信息与应用集成云平台,包括云集成平台、融合应用支撑平台以及云接入平台等。
  《规划》还确定了打造卫星遥感和航天信息集成应用两大产业链,形成高效集约的航天信息产业体系。依托两大航天信息服务基础设施,以园区为载体,构建形成以航天信息产业园、地理信息科技产业园两大产业园为依托的航天信息产业体系。地理信息科技产业园要建立遥感卫星应用示范基地、北斗卫星应用示范基地、地理信息云计算中心、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中心、地理信息公共服务中心、商务交流中心、企业创业指导中心,构建完整的地理信息获取、加工、开发、服务体系,培育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培育地理信息企业群。
  “通俗地讲,评价航天遥感数据最关键的指标有两个,一个是要看得快,这叫时间分辨率,一个是要看得清,这叫空间分辨率,现在航天遥感领域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想看的时候看不到,看到的时候看不清。”贾宏光说,针对这些情况,公司正在着力推进“吉林一号”星座组网计划,这将是获取航天信息的主要途径,接下来公司将按计划建设吉林一号星座,并结合现有的无人机技术,组建一个强大的“空、天、地一体化遥感信息服务平台”,开发出最好的航天信息产品,并应用到林业、交通、环保、国土、公安、消防等16个大的领域,90多个方向,服务全球70亿人。
  梦想召唤,使命催征。长春新区,随着长光卫星航天信息产业园建设的全面推进,一个崭新航天信息产业强区,正在祖国的东方冉冉升起。
  记者直击
  承载航天梦想汇聚发展动能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促进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亟待调整和转换,而这一动力,当属数字经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信息经济、数字经济发表重要论断,明确要求“加快数字经济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并强调“要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
  数字经济在推动国家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信息安全及数字资源的不均衡分配问题。作为信息技术中的一员,航天信息产业依托自身优势,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并以“三个三”为发展理念和成长动力,聚焦三大产业(金税及企业市场、金融及电子支付、物联网技术及应用)、推动三创新(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实现三突破[“产品(业务)经营结构优化、资本(资产)结构优化以及人才(智力)资源结构优化”取得突破],在多个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备受瞩目的成果。
  随着“吉林一号”卫星和“吉林一号视频3星(林业一号卫星)”的发射成功,为吉林省经济腾飞走出了一条发展新路,而长春新区的长光卫星航天信息产业园的建设奠定了发展航天信息产业的核心平台,为吉林省进军航天信息产业强省的道路开拓出一片坦途,在谋划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之际,长春新区布局“卫星+”,标志着吉林正在向航天信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力,吉林正在由航天卫星科技强省向航天信息产业强省挺进。
  卫星产业是航天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列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我国航天信息产业发展迅速,空间在轨卫星组网建设速度逐步加快,我国航天信息产业正稳步实现由试验应用型向业务服务型转变。而识别、评价、培育竞争力对于促进我国航天信息产业成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带一路”、东北振兴、长吉图战略、“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沐浴东风,如今的长春新区已在航天信息产业方面成为“领头雁”,许多国内优质的航天信息产业项目将蜂涌而至、瓜熟蒂落。“振兴实体经济,必须要做大做强信息产业。”在这种国家思维的指引下,长春新区正顺应国家航天信息产业转型升级要求,紧扣卫星与无人机应用系统、卫星与无人机遥感信息产品以及卫星与无人机设备销售三大关键领域,打造中国航天信息产业新中心,不断引领吉林省航天信息产业昂首迈入新的春天。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外空网 ( 闽ICP备2023000211号 )

GMT+8, 2024-3-29 05:34 , Processed in 0.05300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