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独家专访探月工程总设计师:“鹊桥”面临三大任务 年底与嫦娥四号相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6-15 15:45: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加入外空网,结交更多天文爱好者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原标题:独家专访探月工程总设计师:“鹊桥”面临三大任务 年底与嫦娥四号相会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昨天(14日)上午11点06分,嫦娥四号任务“鹊桥”中继星顺利进入环绕地月拉格朗日L2点运行的使命轨道,成为世界首颗围绕该点飞行的卫星。接下来,它将开展在轨测试和中继通信链路联试,为年底择机发射的嫦娥四号任务提供地月中继通信。据我国探月工程的总设计师吴伟仁介绍,自5月21日鹊桥中继星发射成功后,它在奔月的过程中,经历了三重挑战。
DSC0000.png

  探月工程总设计师 中国工程院院士 吴伟仁:第一个阶段就是发射阶段,这是大家都很熟悉的,然后进入转移轨道。第二个奔月,奔月轨道也非常好,第三个阶段到月球要制动。在离月球百公里的地方,要成功把它从月球旁边过去,不要着陆在月球或者是撞到月球上去,而且也不能被月球携住就跑了。
DSC0001.png

  吴伟仁介绍,在这三个阶段中,每一个阶段都面临着不同的挑战。比如在发射成功之后,中继星要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天线能否顺利打开,因为这是完成地月中继通信任务的关键环节之一。
  作为联通地球与月球通信的主要设备,这个特别定制的天线展开直径超过4米,是我国有史以来在卫星上搭载的最大口径的天线。
  吴伟仁:这个4.2米天线和一般天线不太一样,口径比较大,而且采用了很多新技术,关键是它也适应月球这种特殊的环境。那么这个天线能不能展开,这是第一次挑战。
  此外,卫星还要面对能否到达预定轨道,以及能否实现与地球精准对接两个挑战。
DSC0002.png

  吴伟仁:我们每一步都走得很好,而且每一步都应该控制得非常精准。所以能够走到今天这一步,很不容易。
  “鹊桥”:嫦娥四号专属卫星 任务重
  吴伟仁介绍,在嫦娥四号任务中,“鹊桥”中继星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作为嫦娥四号的专属卫星,此次它将面临三大任务。
  “鹊桥”中继星到达使命轨道之后,它将面对的第一项任务就是数据回传和监测监控。
DSC0003.png

  吴伟仁:它(中继星)要能够精准、全程地跟踪着陆器和巡视器,要把所有数据要传回来,同时要对嫦娥四号的状态进行监测监控。
  同时,“鹊桥”中继星在环绕拉格朗日L2点飞行时,还要随时跟着落在月球背面的月球车和着陆器,对它们的状态进行监控。
  吴伟仁:第三就是从科学意义上讲,我们去的目的主要还是科学探测,把所有的科学探测数据,我们对月球背面所有的发现,都得通过中继星传回到地球,所以中继星作用很重要,是一点也离不开它,而且整个工程能不能成功,它起关键作用。
  尽管任务艰巨,但是也正是得益于“鹊桥”中继星,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通过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第一次揭开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纱。
DSC0004.png

  期待“鹊桥”年底与嫦娥四号相会
  对于整个嫦娥四号任务来说,这一次“鹊桥”中继星顺利进入使命轨道,只是成功的一小步。在完成后续的一系列在轨测试任务之后,它需要做的就是等待与嫦娥四号相会。
  吴伟仁:我们现在对中继星主要是精度测试,要保证它在40多万公里,实际上是46万到48万公里。对地球和我们地球这些通信线路要打通,要保证精度要高,能够满足将来对月球任务的精度。
  正如吴伟仁所说,嫦娥四号任务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中继星的测量精度要高。而通过此次中继星任务所获得的技术、设备等方面的突破,对于我国未来将执行的其他深空探测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DSC0005.png

  吴伟仁:它所带来的一些技术上的变化,技术上的升级,以及我们在科学方面的一些探索,一些仪器设备的研制,它都带有前沿性的,我想我们对整个我们航天对中国航天强国的建设都至关重要,非常具有典型性。
  吴伟仁透露,嫦娥四号任务各项系统的准备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并计划在年底前择机发射。
DSC0006.png

  ​吴伟仁:现在我们的集中精力是确保嫦娥四号发射成功,我们初步定在12月份发射嫦娥四号的时候,要用长征三号B(乙)运载火箭,所以现在对长征三号B(乙)运载火箭的技术状态,组装、测试现在正在进行中。

新浪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外空网 ( 闽ICP备2023000211号 )

GMT+8, 2024-4-16 20:00 , Processed in 0.04343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